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通常不建议选择青霉素治疗,主要耐药机制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等。临床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左氧氟沙星。
1、耐药机制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天然耐药率超过90%,其染色体携带SHV-1型β-内酰胺酶基因,可水解青霉素类药物的β-内酰胺环。
2、替代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对部分敏感菌株有效,需结合药敏试验结果使用,重症感染需联合阿米卡星。
3、复合制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通过他唑巴坦抑制ESBLs酶活性,恢复青霉素类药物抗菌作用。
4、重症用药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适用于产KPC酶多重耐药菌株,需警惕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传播风险。
确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后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严格遵循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避免经验性使用青霉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