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会母婴传播,传播途径包括妊娠期胎盘感染、分娩时接触母体体液以及哺乳期通过乳汁传播。
妊娠期胎盘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在子宫内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母亲体内病毒载量较高且未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时。胎盘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早产或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对于已确诊感染的孕妇,医生通常会建议在妊娠期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胎盘传播风险。
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体体液是另一个重要传播途径。胎儿在经阴道分娩时可能接触母体血液、阴道分泌物等含有病毒的体液,增加感染风险。对于病毒载量控制不理想的孕妇,医生可能会建议选择剖宫产手术分娩,以减少胎儿接触感染性体液的机会。分娩后需要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通常持续数周。
哺乳期通过乳汁传播是产后主要的传播方式。艾滋病病毒可以存在于母乳中,通过哺乳行为传播给婴儿。对于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通常建议完全避免母乳喂养,而选择配方奶粉喂养。在资源有限的地区,如果无法保证安全替代喂养,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短期母乳喂养并配合母亲和婴儿的抗病毒治疗,同时需要定期监测婴儿的感染状况。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孕妇应在孕早期进行艾滋病病毒筛查,确诊感染者需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并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分娩方式应根据母亲病毒载量情况由专业医生评估决定。产后要严格避免母乳喂养,新生儿需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并定期随访检测。通过规范的全程干预措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可显著降低。建议艾滋病病毒阳性或有高危行为的育龄女性在孕前咨询专业医生,制定科学的生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