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感染可能由分娩后护理不当、宫腔操作感染、性传播疾病、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抗病毒治疗、增强免疫力等方式干预。
1、分娩后护理不当产后恶露排出不畅或会阴伤口污染可能导致感染,表现为发热、下腹坠痛。需加强会阴消毒护理,医生可能开具头孢曲松钠、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2、宫腔操作感染人工流产或宫腔镜检查时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症,伴随异常阴道出血。需进行宫腔冲洗,医生可能使用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克林霉素等药物控制感染。
3、性传播疾病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上行至子宫可引起宫颈炎或盆腔炎,出现脓性分泌物。需进行病原体检测后针对性治疗,医生可能选择阿奇霉素、头孢克肟、多西环素等抗生素。
4、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发生子宫内膜炎,症状包括持续低热。需控制基础疾病,医生可能联用广谱抗生素与免疫调节剂。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经期性生活,出现异常阴道分泌物或下腹痛需及时妇科就诊,治疗期间禁止盆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