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可能由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道系统慢性炎症、胆囊息肉恶变、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 胆囊结石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黏膜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生,与约80%胆囊癌病例相关。定期超声检查结石患者有助于早期发现癌变。
2. 慢性炎症慢性胆囊炎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炎症性疾病持续存在时,反复损伤修复过程可能诱发基因突变,临床常见合并黄疸和右上腹包块。
3. 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0毫米的胆囊息肉具有较高恶变概率,特别是快速增长的广基息肉。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恶变最为常见。
4. 遗传因素有胆囊癌家族史者发病风险增加2-4倍,可能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筛查。
保持规律饮食、控制体重、及时治疗胆道疾病可降低胆囊癌发生风险,出现持续腹痛或消瘦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