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发展过程通常分为急性感染期、慢性感染期、肝纤维化期和肝硬化期四个阶段,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肝癌。
1、急性感染期感染丙肝病毒后6个月内为急性期,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约15%-45%感染者可自发清除病毒。
2、慢性感染期超过6个月未清除病毒则进入慢性期,肝脏持续存在炎症反应,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疲劳等症状,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轻度升高。
3、肝纤维化期持续炎症导致肝细胞外基质沉积,逐渐形成纤维隔分割肝小叶,可通过FibroScan等无创检查评估纤维化程度,部分患者出现门静脉高压早期表现。
4、肝硬化期肝组织结构被假小叶取代,伴随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可能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每年有3%-5%概率发展为肝细胞癌。
建议丙肝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早期抗病毒治疗可阻断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