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者通常表现为咳嗽、发热、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由细菌、病毒感染或吸入性损伤等因素引起。肺炎患者的特点主要有呼吸道症状突出、全身炎症反应、肺部影像学异常、易感人群差异大、并发症风险较高等。
1、呼吸道症状突出肺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初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黄绿色脓痰或铁锈色痰。部分患者伴随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剧。呼吸道症状与病原体类型相关,细菌性肺炎常见脓性痰,病毒性肺炎多表现为持续性干咳。
2、全身炎症反应肺炎患者多出现38℃以上发热,可伴有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老年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常显著升高,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异常。
3、肺部影像学异常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细菌性肺炎多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病毒性肺炎常见双肺多发磨玻璃样改变。部分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胸腔积液或肺不张,影像学表现对判断病原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4、易感人群差异大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完善易发生肺炎,表现为呼吸急促、拒食等非典型症状。老年人多伴随慢性基础疾病,症状隐匿但易进展为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患者等群体肺炎发生概率显著增高,且临床表现不典型。
5、并发症风险较高重症肺炎可能引发脓毒症、呼吸衰竭等多系统并发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导致肺脓肿或脓胸,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合并脑膜炎或心包炎。长期卧床患者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免疫功能抑制者可能出现真菌性肺炎等机会性感染。
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稀释痰液。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居室需定期通风并维持50%-60%湿度,咳嗽时用肘部遮挡减少飞沫。出现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血氧饱和度低于90%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康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但需避免剧烈运动直至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