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细菌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氧疗、补液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肺炎细菌感染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1、抗生素治疗肺炎细菌感染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感染效果较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适用于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用药期间需观察体温、咳嗽等症状变化,完成全程治疗以防耐药性产生。
2、对症支持治疗针对发热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咳嗽剧烈时可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合并喘息可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胸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镇痛。这些对症治疗能缓解症状但需与抗生素联合使用。
3、氧疗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氧疗,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无创通气。氧疗期间需监测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维持血氧在92%-95%之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控制性氧疗,避免二氧化碳潴留。
4、补液治疗高热、食欲减退患者易出现脱水,需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散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调整,心功能不全患者需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负荷。
5、手术治疗肺脓肿、脓胸等并发症可能需外科干预。胸腔闭式引流术适用于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可清除肺内坏死组织。手术前后需加强抗生素治疗,术后配合呼吸康复训练促进肺功能恢复。
肺炎细菌感染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鱼肉粥等。恢复期可进行呼吸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遵医嘱定期复查胸片,观察病灶吸收情况。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改变等表现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