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可能出现细菌感染的人群主要有免疫力低下者、慢性病患者、婴幼儿及老年人、近期接受手术或创伤者。细菌感染通常由免疫防御薄弱、基础疾病影响、年龄因素、黏膜屏障破坏等原因诱发。
1、免疫力低下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患者等群体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感冒后易继发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表现为持续高热、脓性痰液,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或左氧氟沙星。
2、慢性病患者糖尿病、慢阻肺等患者呼吸道清除功能下降,感冒后细菌定植概率增加,可能与高糖环境促进细菌繁殖、纤毛运动障碍有关,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黄绿色痰,建议使用阿奇霉素、莫西沙星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3、婴幼儿及老年人婴幼儿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感冒后易继发中耳炎或肺炎,可能与咽鼓管短平、肺弹性下降有关,需警惕耳痛、呼吸急促等症状,可选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
4、创伤/手术者近期有气管插管、外伤等黏膜损伤史的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风险升高,通常与创面暴露、医疗操作相关,表现为切口渗液、局部红肿,需采用头孢唑林、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治疗。
高危人群感冒后若症状超过7天未缓解,或出现脓涕、咳脓痰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日常需加强营养摄入与保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