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严重时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但病情加重或免疫力低下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出现持续高热、脓性分泌物等症状。
感冒初期通常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发,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等。此时多为单纯病毒感染,无须使用抗生素。若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加重,如黄绿色脓涕、剧烈咳嗽伴黄痰、耳痛、面部压痛等,可能提示继发细菌性鼻窦炎、中耳炎或肺炎。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需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辅助诊断。
部分特殊人群更易出现细菌感染并发症。婴幼儿免疫系统未完善,感冒后可能快速进展为细菌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感冒后易继发细菌性肺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感冒后需警惕细菌感染。这些情况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就医评估。
预防细菌感染需注重感冒期护理。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出现发热持续3天不退、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警示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或阿奇霉素分散片等药物治疗,切忌自行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