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炎,但概率较低。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引发支原体肺炎,少数情况下可能累及肺间质导致间质性改变。支原体肺炎多表现为发热、干咳等症状,而间质性肺炎通常与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更相关。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肺部病变通常局限于肺泡和细支气管,表现为间质性改变的案例较少见。支原体肺炎患者若出现持续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表现,需警惕肺间质受累可能。胸部高分辨率CT可帮助鉴别是否存在间质纤维化或磨玻璃样改变,此类患者可能出现肺功能下降。
间质性肺炎的典型诱因包括长期粉尘接触、结缔组织病、药物副作用等,其病理特征为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肺炎支原体作为病原体时,更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多数表现为自限性病程。若确诊支原体感染合并间质性肺炎,需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控制免疫反应,常用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盐酸多西环素片、甲泼尼龙片等。
出现持续咳嗽伴进行性气促时,应及时完善血清抗体检测、肺功能检查及影像学评估。日常需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保持室内通风,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并保证蛋白质摄入。老年患者或存在基础疾病者应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进行氧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