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需通过低脂高蛋白、适量碳水、维生素丰富的饮食结构进行膳食调理,主要原则包括控制脂肪摄入、补充优质蛋白、限制钠盐、增加膳食纤维、避免酒精及刺激性食物。
1、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40-50克,优先选择植物油替代动物油,避免油炸食品及肥肉。脂肪代谢障碍是肝病常见并发症,过量脂肪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并诱发脂肪肝。可适量食用深海鱼类提供不饱和脂肪酸,但需避免猪油、奶油等高饱和脂肪食物。
2、优质蛋白补充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摄入1-1.2克蛋白,以鸡蛋清、脱脂牛奶、豆制品为主。肝硬化患者应选择易消化吸收的乳清蛋白,急性肝炎发作期需暂时减少蛋白摄入。避免过量食用红肉,动物内脏等高嘌呤蛋白需严格限制。
3、控盐限钠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腹水患者需降至2-3克。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含隐性钠盐需警惕。可采用醋、柠檬汁等替代部分盐分调味,同时监测尿量及下肢水肿情况。严重肝病可能出现钠潴留,需配合利尿剂使用调整钠摄入。
4、维生素强化重点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K及维生素C,每日摄入300克以上新鲜蔬菜水果。肝病易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可适量食用胡萝卜、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酒精性肝病患者需额外补充维生素B1,凝血功能障碍者应增加维生素K摄入。
5、饮食禁忌绝对禁酒及含酒精食品,避免辣椒、咖喱等刺激性调料。霉变花生、玉米可能含黄曲霉毒素需严格杜绝。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忌食粗糙坚硬食物,发热期需暂停高蛋白饮食。所有食材应充分烹煮灭菌,生冷海鲜等高风险食物不建议食用。
肝病患者需建立规律少食多餐模式,每日4-6餐减轻消化负担。建议每周记录体重及腹围变化,出现食欲骤减或腹胀加重应及时复查肝功能。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体化食谱,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食物制备过程注意生熟分开,避免因免疫功能下降导致食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