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吃抗病毒药效果通常有限,需根据具体病因决定。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抗病毒药无效;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颗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病毒药物。感冒治疗主要有对症缓解、抗病毒治疗、预防并发症、休息补水、增强免疫等方式。
1、对症缓解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为主,可选用复方氨酚烷胺片缓解头痛发热,盐酸伪麻黄碱滴鼻液改善鼻塞,右美沙芬糖浆抑制干咳。这些药物仅针对症状,不直接对抗病毒。若症状轻微,无须用药,适当休息即可恢复。
2、抗病毒治疗流感病毒感染的感冒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可阻断病毒复制,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重症患者。滥用抗病毒药可能导致耐药性,普通感冒无须使用。
3、预防并发症感冒可能继发细菌性鼻窦炎或肺炎,出现脓涕、持续高热时需就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可治疗细菌感染,但不可自行服用。慢性病患者感冒后更需监测病情变化,避免诱发基础疾病加重。
4、休息补水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咽喉湿润。避免剧烈运动,保证7-8小时睡眠。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减轻黏膜水肿,温蜂蜜水缓解咽痛,但1岁以下婴儿禁用蜂蜜。
5、增强免疫维生素C泡腾片或锌制剂可能缩短病程,但证据尚不充分。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补充新鲜西蓝花等深色蔬菜更有助于免疫调节。长期规律运动、接种流感疫苗是更有效的预防手段。
感冒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若发热超过3天不退、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须立即就医。儿童、孕妇及老年人感冒后更易出现并发症,家长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普通感冒通常1-2周自愈,无须过度依赖药物,合理休息仍是恢复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