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的头晕可通过多休息、适量饮水、热敷额头、遵医嘱使用药物、调整饮食等方式缓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受凉、过度疲劳、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多休息感冒期间身体需要更多能量对抗病毒,过度活动可能加重头晕症状。建议减少体力劳动和脑力活动,保持每天8-10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平躺时可将枕头垫高15-20度,有助于减轻鼻窦充血引发的头晕。若出现视物旋转或站立不稳,应立即卧床并保持环境安静。
2、适量饮水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可补充因发热流失的水分,稀释呼吸道分泌物。水中可加入少量柠檬片或蜂蜜,但糖尿病患者慎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每小时饮用100-200毫升。脱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重脑部供氧不足引起的头晕。
3、热敷额头用40℃左右温毛巾敷于前额10-15分钟,每日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鼻塞导致的脑部缺氧性头晕。操作时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合并高热时禁用。可配合太阳穴轻柔按摩,力度以不产生疼痛为宜。
4、使用药物病毒性感冒可遵医嘱使用感冒灵颗粒缓解症状,该药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能减轻头痛头晕。鼻塞严重时可用盐酸伪麻黄碱片收缩血管,但高血压患者慎用。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胶囊抗感染,使用前需确认无青霉素过敏史。
5、调整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避免油腻饮食加重胃肠负担。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生姜红糖水可改善循环,但糖尿病患者应去糖饮用。少食多餐,避免空腹或过饱诱发眩晕。
感冒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头晕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喷射性呕吐、意识模糊时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避免突然起立,可进行颈部舒缓运动改善血液循环。日常注意保暖,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可降低感冒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