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会导致靶器官受损,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脏、脑、肾脏、眼底及血管等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长期压力负荷增加会导致心肌细胞代偿性增生,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显著增加,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心脏传导系统受累时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或室性早搏。主动脉夹层是高血压急症的严重并发症,血管内膜撕裂可导致剧烈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舒张功能减退,早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
脑血管系统受损常见脑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瘤形成增加脑出血风险。长期慢性缺血可导致脑白质病变,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急性血压波动可能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部分患者出现血管性痴呆。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与先天性动脉瘤破裂有关,但高血压是重要诱因。高血压脑病是血压急剧升高导致的脑水肿,表现为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
肾脏损害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肾小球内高压导致滤过屏障损伤。病情进展出现显性蛋白尿,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导致急性肾损伤。肾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可能引发顽固性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终末期肾病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眼底病变包括视网膜动脉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严重时出现火焰状出血和棉絮斑。视盘水肿是高血压急症的典型表现,可能造成永久性视野缺损。慢性高血压患者易发生动脉阻塞性视网膜病变,导致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部分患者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表现为突发视力模糊和视物变形。
外周血管损害主要表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早期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长期高血压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微循环障碍可导致靶器官灌注不足,加重器官功能恶化。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进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血管重构表现为管壁增厚和弹性下降,进一步加剧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规范使用降压药物。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戒烟限酒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