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腹泻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肛周皮肤损伤及继发感染等后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时,可能对胃肠黏膜造成损害,甚至诱发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问题。
腹泻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可能引起口渴、尿量减少、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出现低血压或意识模糊。钠、钾离子流失过多会干扰神经肌肉功能,表现为心悸、肌肉痉挛或心律失常。长期腹泻影响营养吸收,导致体重下降、贫血或维生素缺乏,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频繁排便刺激肛周皮肤,容易引发红肿、糜烂或肛裂,增加细菌感染风险。部分患者因肠道菌群失衡或黏膜屏障受损,可能继发肠道感染或诱发炎症性肠病。
腹泻期间应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高糖或高脂饮食加重胃肠负担。可适量食用低纤维的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暂停乳制品及辛辣刺激食物。若腹泻持续超过2天或伴随高热、血便、严重腹痛,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性或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腹泻缓解后逐步恢复均衡饮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