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可通过药物干预、病因治疗、营养支持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肝损伤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滥用、药物毒性和脂肪肝等因素引起。
1、药物干预水飞蓟宾胶囊可稳定肝细胞膜,双环醇片能降低转氨酶,甘草酸二铵胶囊具有抗炎保肝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肝功能指标选择药物。
2、病因治疗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须严格戒酒。病因控制可能与病毒载量、戒断时长有关,通常表现为肝功能波动、消化道症状。
3、营养支持优质蛋白饮食帮助肝细胞修复,维生素E补充可减轻氧化应激。每日热量摄入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30-35千卡,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负担。
4、手术治疗肝移植适用于终末期肝病,部分切除可用于局部肿瘤或外伤。手术决策与Child-Pugh分级、剩余肝体积等因素相关。
出现肝损伤需立即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重度纤维化患者应每半年进行肝脏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