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真菌感染通常不建议首选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鼻腔冲洗、内镜清创、免疫调节、手术干预。手术仅在其他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考虑。
真菌性鼻窦炎多由曲霉菌等条件致病菌引起,药物治疗是基础方案。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可有效控制感染,需配合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鼻腔冲洗能清除分泌物和真菌成分,生理盐水或稀释的聚维酮碘溶液是常用选择。内镜清创可在门诊进行,通过吸引器清除鼻腔内坏死组织和真菌团块,创伤较小。
免疫调节对慢性真菌性鼻窦炎尤为重要,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当出现眶内或颅内扩散、骨质破坏等严重并发症时,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可清除病灶并恢复通气。术后仍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防止复发。手术可能导致鼻腔结构改变和嗅觉减退,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应保持鼻腔清洁湿润,避免接触霉变环境。加强营养支持有助于免疫力提升,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出现持续鼻塞、脓血性分泌物或头痛加重时需及时复查,治疗期间定期进行鼻内镜和影像学评估。日常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真菌孢子吸入,过敏性体质者需同步控制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