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抑制剂使用后出现发热多数属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结合临床评估是否为治疗有效信号。
1. 免疫激活反应发热可能是药物激活T细胞对抗肿瘤的生理性反应,此时需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
2. 感染性发热免疫治疗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易继发肺部或泌尿系统感染,需完善血常规、降钙素原等检查,根据病原学结果选择抗生素。
3. 细胞因子释放肿瘤细胞大量死亡时释放炎性介质,可能伴随寒战、肌痛,严重时需使用托珠单抗等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
4. 其他irAE表现发热可能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炎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皮质醇等指标,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
出现持续高热或伴随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暂停PD-1抑制剂并就医,治疗期间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