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血小板低确实存在一定危险性,但多数患者通过规范管理可有效控制风险。血小板减少可能引发{自发性出血}、{黏膜出血}、{术后出血风险增加}、{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1、自发性出血:血小板低于20×10⁹/L时可能出现皮肤瘀斑、牙龈渗血等,需监测血常规并避免磕碰,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悬液或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2、黏膜出血:表现为鼻衄、消化道出血等,可使用氨甲环酸止血,同时避免用力擤鼻或进食尖锐食物,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3、术后出血风险:择期手术前需将血小板提升至50×10⁹/L以上,急诊手术时可联合输注血小板与新鲜冰冻血浆,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液性状。
4、颅内出血:血小板极低时可能突发头痛、呕吐,需紧急CT检查并输注血小板,配合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此情况虽罕见但致死率高。
建议化疗期间每周监测血小板,避免剧烈运动和使用抗凝药物,可适量进食花生衣、红枣、动物肝脏等促进血小板生成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