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可能由产后感染、宫腔操作损伤、性传播疾病、结核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病灶清除、免疫调节、手术干预等方式控制。
1、产后感染分娩或流产后胎盘残留导致细菌上行感染,表现为发热、恶露异味。需及时清宫并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
2、宫腔操作损伤人工流产等手术破坏子宫内膜屏障,可能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伴随下腹坠痛时需使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克林霉素等药物抗感染治疗。
3、性传播疾病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通过性接触侵入宫腔,典型症状为脓性分泌物。确诊后需性伴侣同治,推荐头孢克肟、阿奇霉素、多西环素联合用药。
4、结核杆菌感染肺结核病灶经血行播散至子宫内膜,表现为月经稀少和慢性盆腔痛。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方案。
日常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宫腔操作后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应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