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孤独症可通过孕期保健、亲子互动、环境优化、定期筛查等方式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预防需从胎儿期开始持续关注儿童社交行为发展。
1、孕期保健建议孕妇保证叶酸摄入,避免接触重金属和有机溶剂。妊娠期感染、糖尿病等可能增加胎儿神经发育异常风险,需规范产检管理基础疾病。
2、亲子互动家长需每天与婴幼儿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抚触、儿歌等方式刺激社交反应。6月龄后应注重共同注意力训练,如跟随婴儿视线指认物品。
3、环境优化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电子设备。创造稳定的家庭环境,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保证规律的生活作息。
4、定期筛查家长需在儿童9月龄、18月龄、24月龄时使用M-CHAT量表进行孤独症筛查。对存在语言倒退、眼神回避等预警征象的儿童应及时转诊发育行为儿科。
保证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提供丰富社交场景,发现发育异常时须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