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恶心呕吐、进展期造血功能障碍、终末期多器官衰竭。放射病根据辐射剂量不同可分为轻度急性放射病、中度急性放射病、重度急性放射病及极重度急性放射病。
1、早期表现:受辐射后数小时至2天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可能与电离辐射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有关。轻度患者可口服昂丹司琼片、甲氧氯普胺片等止吐药物。
2、进展期症状:辐射后2-3周出现造血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贫血等骨髓抑制症状,严重者可并发感染出血。需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促进造血恢复。
3、皮肤损伤:受照局部出现红斑、水疱、溃疡等放射性皮炎表现,严重者发生皮肤坏死。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必要时需进行皮肤移植手术。
4、终末期损害:极重度放射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需在专科医院进行骨髓移植等综合救治。
接触辐射后应立即脱离污染源,及时就医进行辐射剂量检测,严格遵医嘱进行血液学监测和支持治疗,恢复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