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障碍会导致头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梗死、脑干缺血等疾病,症状从短暂眩晕到持续性平衡障碍不等。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血流减少可能导致突发性眩晕,常伴恶心呕吐,可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改善循环,严重时需血管介入治疗。
2、小脑梗死小脑缺血性病变引发共济失调性头晕,伴随步态不稳和眼球震颤,急性期需溶栓治疗,可选用阿替普酶,后期配合丁苯酞改善脑代谢。
3、脑干缺血脑桥或延髓缺血会出现旋转性眩晕伴吞咽困难,需使用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微循环,必要时行血管支架手术。
4、前庭神经炎病毒感染前庭神经时产生持续性眩晕,急性期用地塞米松减轻炎症,配合异丙嗪缓解症状,后期需前庭康复训练恢复平衡功能。
出现持续头晕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日常避免突然转头动作,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预防后循环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