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血管异常及弥漫性肝病。适应症包括肝肿瘤鉴别诊断、肝硬化并发症监测、血管畸形筛查、胆道系统病变评估以及治疗后疗效随访。
1、肝肿瘤鉴别:
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肝细胞癌、肝血管瘤、转移瘤等占位病变的血供特点。动脉期强化多见于恶性肿瘤,延迟期持续强化则倾向良性病变,对指导临床决策具有关键价值。
2、肝硬化监测:
可检出早期肝癌结节,评估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侧支循环形成。通过对比剂动态分布特点,能识别肝硬化背景下再生结节与不典型增生结节的影像学差异。
3、血管异常筛查:
适用于门静脉血栓、布加综合征、肝动脉-门静脉瘘等血管病变诊断。三维重建技术能立体展示血管解剖变异,为介入治疗或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4、胆道病变评估:
对胆管细胞癌、硬化性胆管炎等胆道系统疾病具有较高分辨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结合增强扫描可鉴别胆管狭窄性质,评估胆管周围浸润范围。
5、疗效随访观察:
用于肝癌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后的疗效评价。通过对比剂摄取变化判断肿瘤活性,较平扫更准确识别坏死区域与存活病灶。
检查前需空腹4-6小时,移除金属物品,有过敏史者应提前告知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妊娠期妇女慎用钆对比剂。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对比剂排泄,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波动。日常应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肝脏代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