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炎症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常见影响因素包括阴道炎、尿路感染、牙周炎、绒毛膜羊膜炎等,需根据炎症类型和严重程度评估风险。
1、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可能增加早产概率,表现为分泌物异味或瘙痒,可遵医嘱使用克林霉素栓剂、甲硝唑阴道片等局部药物治疗,避免自行冲洗阴道。
2、尿路感染:未控制的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导致肾盂肾炎,出现尿频尿痛症状,孕期可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B类抗生素,需保持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
3、牙周炎:重度牙龈疾病与低出生体重相关,建议孕中期进行专业洁治,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菌斑,避免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4、绒毛膜羊膜炎:宫腔内感染可能引发胎膜早破或新生儿败血症,需住院静脉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联合庆大霉素,并密切监测胎心变化。
孕妇出现发热、腹痛或阴道流血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会阴清洁、定期产检尿常规,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