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胸闷等症状,通常由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等机制引起。
1、房室结折返:
房室结内存在双径路是主要发病基础,当心脏电信号在快慢路径间形成环形运动时,会导致心率突然增快至150-250次/分。这类患者可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术阻断折返环路。
2、预激综合征:
心脏存在异常传导通路如肯特束,使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典型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缩短和delta波,发作时可静脉注射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自律性增高:
心房或房室交界区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异常增高时可能诱发心动过速,常见于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理状态,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4、药物因素:
某些拟交感神经药物、茶碱类药物可能通过增强心肌细胞自律性诱发发作,长期服用洋地黄中毒时也会出现伴房室传导阻滞的室上速。
5、精神神经因素:
情绪激动、焦虑等通过交感神经兴奋改变心脏电生理特性,这类患者建议进行深呼吸训练等迷走神经刺激方法终止发作。
日常应注意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发作时可尝试冷水敷面、屏气等物理方法,频繁发作或伴随晕厥者需及时心内科就诊。建议定期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甲亢等,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