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主要有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活血化瘀等。黄疸通常由湿热蕴结、肝郁气滞、脾虚湿困、瘀血阻滞等原因引起。
1、清热利湿湿热蕴结型黄疸表现为身目发黄、色泽鲜明,可选用茵陈蒿汤加减,常用药物包括茵陈、栀子、大黄等,同时配合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
2、疏肝解郁肝郁气滞型黄疸可见胁肋胀痛、情志不畅,宜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如柴胡、香附、郁金等,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症状缓解。
3、健脾化湿脾虚湿困型黄疸多伴食欲不振、乏力,可选用茵陈五苓散,药物包括白术、茯苓、泽泻等,日常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生冷食物。
4、活血化瘀瘀血阻滞型黄疸常见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治疗以血府逐瘀汤为主,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等,适当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
黄疸患者应遵医嘱用药,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