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分为风水相搏、水湿浸渍、湿热壅盛、脾阳虚衰、肾阳衰微五种证型。
1、风水相搏多因外感风邪侵袭肺卫,肺失宣降导致水液泛溢肌肤。表现为眼睑浮肿、恶风发热,治疗以疏风解表为主,可选用越婢加术汤、防己黄芪汤等方剂。
2、水湿浸渍常因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水湿内停困脾。症见全身浮肿、身体困重,治宜健脾化湿,方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
3、湿热壅盛多由湿热之邪蕴结三焦,气化不利所致。临床可见遍身浮肿、皮肤绷急光亮,治疗需分消湿热,代表方剂有疏凿饮子、己椒苈黄丸。
4、脾阳虚衰因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聚。表现为下肢浮肿、脘腹胀满,治当温运脾阳,实脾饮加减为主方。
5、肾阳衰微多属久病及肾,命门火衰。症见腰以下肿甚、四肢厥冷,需温补肾阳,真武汤合济生肾气丸为常用方。
水肿患者应避免过食生冷,适当食用赤小豆、冬瓜等利水食材,配合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但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