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肋骨折可通过局部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软肋骨折通常由外力撞击、骨质疏松、运动损伤、交通事故及跌倒等因素引起。
1、局部固定:
肋骨固定带或弹性绷带可限制骨折端活动,减轻疼痛。固定时需保持适度松紧度,避免影响呼吸功能,一般需持续使用2-4周。固定期间应定期检查皮肤状况,防止压疮发生。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症状。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等弱阿片类药物。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治疗。
3、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开始冷热交替敷贴,后期采用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促进愈合。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可预防肺部并发症,建议每日练习3-5次,每次10分钟。
4、手术治疗:
适用于多发性骨折伴内脏损伤或严重移位的患者。常用术式包括肋骨内固定术和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可有效恢复胸廓稳定性,减少呼吸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5、康复训练:
骨折愈合后需逐步进行胸廓扩张运动和上肢功能锻炼。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6周后可增加抗阻训练。游泳和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全面恢复胸廓功能。
软肋骨折恢复期需保证每日摄入1200mg钙质和800IU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产品。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睡眠时建议采用半卧位。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康复过程中可配合中医推拿辅助治疗,但需避开骨折部位直接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