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受到撞击可能引发头皮血肿、脑震荡、颅内出血、颅骨骨折、脑水肿等问题。头部撞击后的症状轻重与撞击力度、部位等因素有关,轻微撞击可能仅造成短暂不适,严重撞击可能导致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1、头皮血肿头皮血肿是头部受撞击后最常见的表现,由于头皮血管丰富,外力作用下血管破裂出血形成局部肿胀。血肿通常表现为头皮局部隆起、压痛,皮肤可能出现淤青。轻微血肿可通过冷敷缓解,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吸收。若血肿持续增大或伴随剧烈头痛,需排除颅骨骨折可能。
2、脑震荡脑震荡属于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典型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逆行性遗忘、头晕恶心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后遗症,多数在2-4周内恢复。脑震荡后应保持充分休息,避免二次伤害,若出现持续呕吐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
3、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实质出血三类。硬膜外血肿多由颅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起,典型表现为意识清醒期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头痛。硬膜下血肿常见于老年人和酗酒者,症状可能延迟出现。颅内出血属于神经外科急症,需通过CT确诊并及时手术清除血肿。
4、颅骨骨折颅骨骨折分为线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可能伴随脑脊液漏、熊猫眼征等特征表现。凹陷性骨折可能压迫脑组织需手术复位,骨折线跨越静脉窦时存在大出血风险。所有开放性颅骨骨折均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变化。
5、脑水肿脑水肿是头部外伤后的继发性损害,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严重时可引发脑疝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治疗需抬高床头、控制液体摄入,必要时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压,重症患者需进入ICU监护治疗。
头部撞击后应密切观察24-48小时,注意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出现持续头痛、反复呕吐、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和电子屏幕刺激,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脑功能恢复。饮食宜选择富含卵磷脂的鸡蛋、鱼类等食物,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促进神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