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咳嗽后发烧可能是肺炎的表现,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止咳化痰、退热处理、氧疗支持、并发症防治等方式治疗。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肺炎常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病毒性肺炎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需通过痰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2、止咳化痰:
咳嗽是肺炎常见症状,可使用镇咳药缓解剧烈干咳,但痰多时不宜强力镇咳。祛痰药能稀释痰液促进排出,配合拍背排痰效果更佳。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助于缓解咳嗽。
3、退热处理:
体温超过38.5℃需药物降温,常用解热镇痛药。低热时可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发热期间需补充水分,监测体温变化,警惕高热惊厥。持续高热不退需及时就医。
4、氧疗支持:
重症肺炎可能出现低氧血症,需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出现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支持。
5、并发症防治:
肺炎可能并发胸腔积液、脓胸、败血症等,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部炎症吸收情况。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并发症发生。
肺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多饮水促进代谢。恢复期可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注意观察咳嗽、咳痰、体温等变化,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复诊。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肺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