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时尿道有灼热感可能由尿路感染、尿道炎、前列腺炎、泌尿系统结石、化学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清洁、药物缓解等方式改善。
1、尿路感染:
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是常见原因,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易在尿路繁殖。典型症状除灼热感外还包括尿频尿急,严重时出现血尿。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
2、尿道炎:
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导致的尿道炎症,常伴有尿道分泌物增多。不洁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需进行病原体培养明确诊断。治疗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同时应避免性生活以防交叉感染。
3、前列腺炎:
中青年男性多见,前列腺充血肿胀可压迫尿道。除排尿灼痛外还可能伴随会阴部胀痛、性功能障碍。直肠指检和前列腺液检查可辅助诊断,治疗包括温水坐浴、前列腺按摩及抗生素应用。
4、泌尿系统结石:
结石移动划伤尿道黏膜时产生烧灼感,多伴有剧烈腰痛和血尿。B超或CT能明确结石位置大小,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
5、化学刺激:
使用强碱性清洁剂、避孕套润滑剂等可能刺激尿道黏膜。女性经期卫生棉条更换不及时也会引发不适。消除刺激源后症状多能自行缓解,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尿道。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避免穿紧身裤,选择纯棉内裤并勤换洗。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出现持续症状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腰痛时应及时就医,育龄女性需排除妇科炎症牵连尿道可能。性传播疾病患者应夫妻同治,治疗期间禁止饮酒以免加重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