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脾大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充血肿大。治疗需针对肝硬化原发病因,结合药物、手术及生活方式调整。
1、脾大与肝硬化的关系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终末期表现,肝脏纤维化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血液回流受阻,脾脏因此充血肿大。脾大不仅影响脾脏功能,还可能引发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增加出血和感染风险。
2、脾大的原因
- 门静脉高压:肝硬化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脾脏充血肿大。
- 脾脏功能亢进:脾脏过滤血液功能增强,破坏血细胞,进一步加重脾大。
- 肝纤维化:肝脏结构改变,影响血液循环,间接导致脾脏肿大。
3、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1. 利尿剂:如螺内酯,缓解门静脉高压。
2.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降低门静脉压力。
3. 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 手术治疗:
1. 脾切除术:适用于脾功能亢进严重者。
2. 门体分流术: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脾大。
3. 肝移植:针对终末期肝硬化患者,根治脾大问题。
- 生活方式调整:
1. 低盐饮食:减少水肿和腹水,缓解门静脉高压。
2. 戒酒:避免酒精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
3. 适度运动:如散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脾大是肝硬化的重要信号,需及时就医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通过药物、手术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缓解脾大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定期复查和遵医嘱是关键,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