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阵发性腹痛可能由肠痉挛、消化不良、肠道感染、肠套叠、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饮食、抗感染治疗、空气灌肠复位、回避过敏原等方式缓解。
1、肠痉挛:
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引发的阵发性疼痛,常见于受凉或进食过快。表现为突发脐周疼痛,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建议用温热毛巾敷腹部,顺时针轻柔按摩促进肠蠕动。
2、消化不良:
喂养不当或食物不耐受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多伴有腹胀、打嗝。应减少豆类、薯类等产气食物,少量多餐喂养。可配合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调节胃肠功能。
3、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肠炎,常伴腹泻、发热。需化验大便常规,轻症可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严重细菌感染需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
4、肠套叠:
婴幼儿急腹症之一,表现为阵发哭闹、呕吐、果酱样便。发病12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需立即就医。
5、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鸡蛋过敏引发肠粘膜水肿,多伴有皮疹。应记录饮食日记,回避过敏食物,必要时换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注意观察腹痛发作频率与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母乳喂养母亲需忌口辛辣刺激食物,人工喂养注意奶具消毒。持续腹痛超过2小时或出现血便、持续呕吐需急诊处理。日常可做排气操促进肠道蠕动,选择低敏辅食时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