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确诊糖尿病需通过静脉血糖检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值达到特定阈值,或糖化血红蛋白超过标准值。建议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空腹血糖检测要求至少8小时未进食,采血测量血糖浓度。若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每升,需重复检测确认。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血糖值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具有诊断意义。随机血糖检测不考虑进食时间,超过11.1毫摩尔每升伴随典型症状也可诊断。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超过6.5%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适用于空腹血糖异常但未达诊断标准的情况,服用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可确诊。
确诊后需区分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起病急骤,需检测胰岛自身抗体。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起病隐匿,常伴随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妊娠糖尿病需在孕24-28周进行筛查。特殊类型糖尿病需通过基因检测或胰腺功能评估确诊。初次确诊后建议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神经传导检测。
确诊糖尿病后应建立长期管理计划。保持规律监测血糖,合理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久坐。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相关指标。学习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低血糖识别与处理方法。建议家属了解急救措施,共同参与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