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200mmHg属于高血压急症,需立即就医并采取紧急降压措施。高血压急症可能由原发性高血压失控、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因素引起,通常伴随头痛、视物模糊、胸痛等症状。
血压达到200mmHg时,首要措施是保持安静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患者应平卧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医生曾开具应急药物,可遵医嘱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或卡托普利片等速效降压药,但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急救人员到达后通常会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或尼卡地平控制血压,同时进行心电图、肾功能等检查评估靶器官损害。住院期间需持续监测血压,逐步调整口服降压方案,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美托洛尔缓释片等。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需针对病因治疗,如肾动脉狭窄者可能需血管介入手术。
高血压急症患者出院后需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遵医嘱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可擅自停药。饮食上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摄入,有助于血压控制。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血压、肾功能、心脏超声等指标,若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需及时复诊。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家中备好电子血压计和应急药物,避免患者独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