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但通常程度较轻。蛋白尿的发生与膀胱黏膜炎症反应、继发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
膀胱炎引起的蛋白尿多为一过性表现,尿液中蛋白含量较少。当膀胱黏膜因细菌感染出现充血水肿时,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导致少量蛋白质渗入尿液。常见于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患者往往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症状。这类蛋白尿在炎症控制后多能自行消失,无须特殊处理。
若蛋白尿持续存在或程度加重,需警惕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膀胱炎反复发作可能继发肾盂肾炎,此时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会导致中重度蛋白尿。长期未控制的糖尿病膀胱炎患者可能出现糖尿病肾病相关的蛋白尿。部分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伴随自身免疫异常时,也可能出现病理性蛋白尿。这些情况需要完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等进一步评估。
建议膀胱炎患者出现蛋白尿时完善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憋尿及辛辣刺激饮食。若蛋白尿持续超过1周或伴有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肾内科排查肾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