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失禁部分患者可能自愈,但多数需要干预治疗。产后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损伤、分娩方式、胎儿体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尿急等症状。
产后尿失禁在部分轻度患者中可能随着盆底肌自然恢复而逐渐改善。这种情况多见于顺产且胎儿体重较轻的产妇,产后坚持凯格尔运动有助于加速恢复。盆底肌功能通常在产后3-6个月逐步重建,期间避免提重物、长期站立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部分患者尿失禁症状可能持续存在或加重。这种情况常见于高龄产妇、多胎妊娠或产程过长者,盆底神经和肌肉可能发生不可逆损伤。合并膀胱膨出、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时,单纯等待自愈往往效果不佳,需通过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训练等专业康复手段干预。严重者可能需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治疗。
建议产妇在产后42天复查时主动向医生反馈排尿情况,尽早评估盆底功能。日常生活中可进行提肛运动训练,每日3组每组10-15次,注意控制饮水量避免膀胱过度充盈。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限制咖啡因饮料摄入以减少膀胱刺激。若症状持续超过半年或伴随盆腔坠胀感,应及时至妇产科或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