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可通过生活护理、药物治疗、雾化治疗、住院治疗等方式干预。常见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等,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每日饮水量超过1000毫升。家长需定时监测体温,避免二手烟刺激,婴幼儿可采用拍背排痰。
2、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或阿奇霉素。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选用布洛芬退热或氨溴索祛痰。
3、雾化治疗对于喘息症状,医生可能开具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家长需掌握正确雾化器使用方法,治疗后及时清洁患儿面部。
4、住院治疗出现持续高热、血氧饱和度低于92%或脱水时需住院,可能需氧疗或静脉输注抗生素。重症患儿需进行血气分析及胸部影像学检查。
患病期间建议食用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蒸蛋羹,避免生冷刺激饮食。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