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紫杉醇是一种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阻止癌细胞增殖。
1、抑制微管解聚白蛋白紫杉醇能与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形成稳定的微管束,同时抑制微管解聚,使肿瘤细胞停滞于有丝分裂期,无法完成正常分裂。这种作用对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效果,常用于治疗紫杉醇敏感的实体瘤。
2、增强药物递送白蛋白作为载体可提高紫杉醇的水溶性,通过gp60受体介导的跨胞转运作用,增加药物在肿瘤组织的蓄积。白蛋白纳米颗粒能穿透肿瘤血管内皮间隙,利用肿瘤组织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3、减少过敏反应传统紫杉醇制剂需使用聚氧乙烯蓖麻油作为溶媒,易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无须使用助溶剂,显著降低超敏反应发生率,用药前可不进行常规抗过敏预处理。
4、改善药代动力学白蛋白结合技术使紫杉醇的分布容积增大,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增加。这种特性允许更高剂量的紫杉醇输送至肿瘤部位,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性作用。
5、克服耐药机制白蛋白紫杉醇能部分克服肿瘤细胞对传统紫杉醇的多药耐药性。其纳米颗粒可通过非P-糖蛋白依赖途径进入细胞,避免被耐药蛋白外排,对过度表达P-gp的耐药肿瘤细胞仍保持一定活性。
使用白蛋白紫杉醇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神经毒性症状。治疗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避免生冷食物。出现手足麻木等周围神经病变时,可进行温水泡浴和轻柔按摩。严格遵医嘱完成治疗周期,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