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剖宫产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切口护理、排尿功能恢复、感染预防、疼痛管理和活动指导。主要有切口观察、导尿管护理、会阴清洁、镇痛措施、渐进式活动等方法。
1、切口观察术后24小时内每2小时检查切口敷料是否干燥,若出现渗血渗液需及时更换。术后3天拆除敷料后,每日用碘伏棉签由内向外环形消毒切口,避免牵拉缝线。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切口正常愈合表现为轻微瘙痒和无色痂皮。
2、导尿管护理保留导尿管期间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会阴,保持尿道口清洁。拔管前需夹闭导尿管定时开放,训练膀胱功能。拔管后2小时内应自主排尿,若出现尿潴留可采用热敷下腹部或流水声诱导。记录首次排尿时间及尿量。
3、会阴清洁术后6周内禁止盆浴,每日用流动温水从前向后冲洗会阴。恶露期间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排便后需额外清洁。出现会阴水肿时可使用硫酸镁溶液湿敷,保持局部干燥可降低感染概率。
4、镇痛措施术后48小时内按医嘱使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等非甾体抗炎药,配合腹带固定减轻切口张力。72小时后可改用洛索洛芬钠片口服,哺乳期产妇需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等哺乳安全药物。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可缓解震动痛。
5、渐进式活动术后6小时开始床上翻身,24小时后协助下床站立。初期行走需家属搀扶,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导致头晕。2周内禁止提重物和爬楼梯,6周内避免增加腹压动作。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盆底肌恢复。
术后饮食需分阶段调整,6小时后可饮温水,排气后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促进组织修复。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补充复合维生素。注意观察恶露量及性状,术后42天返院复查子宫复旧情况。保持乐观心态,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出现发热、剧痛或异常出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