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化疗药物外渗需要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冷敷、局部封闭等措施,避免药物进一步损伤组织。外渗通常因输液针头移位或血管脆弱导致,及时处理可减少组织坏死风险。
1、停止输液:发现化疗药物外渗后,第一时间停止输液,避免更多药物渗入周围组织。同时保留针头,以便后续处理。
2、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对外渗部位进行冷敷,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每隔1小时重复一次,持续24小时。冷敷可收缩血管,减少药物扩散和局部炎症反应。
3、局部封闭: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或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封闭注射,稀释外渗药物并缓解疼痛。必要时可加入地塞米松,减轻炎症反应。
4、抬高患肢:外渗部位位于四肢时,可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肿胀和药物滞留。
5、观察与就医: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的变化,如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或皮肤坏死,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解毒剂或进行外科清创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关键在于及时性和专业性,冷敷、局部封闭和抬高患肢是常用的有效方法,但严重情况需立即就医,避免组织损伤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