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炎症,严重程度取决于感染的范围和治疗是否及时。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延误可能导致骨骼坏死或功能丧失。
1、慢性骨髓炎的病因
慢性骨髓炎通常由急性骨髓炎未彻底治愈转化而来,感染源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途径包括外伤、手术感染或血源性传播。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免疫反应,增加感染风险。环境因素如卫生条件差、免疫力低下也会诱发疾病。生理因素如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也会增加患病概率。
2、慢性骨髓炎的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发热,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破溃、流脓。慢性骨髓炎可能反复发作,导致骨骼变形或功能障碍。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3、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头孢类、青霉素类和万古霉素。治疗周期较长,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用药。
-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术、死骨切除术或骨移植术,以清除感染灶并修复骨骼。
- 辅助治疗: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热敷可缓解症状,饮食上建议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和新鲜蔬菜,帮助增强免疫力。
慢性骨髓炎虽然治疗周期较长,但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护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健康。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