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需根据肌瘤大小、症状及患者需求综合判断。多数无症状的小肌瘤无须手术,但出现严重贫血、压迫症状或备孕需求时可能需手术干预。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当肌瘤直径小于5厘米且未引起月经量过多、尿频尿急等压迫症状时,通常建议定期随访观察。这类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症状,如减少高雌激素食物摄入,避免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即可。
若肌瘤导致月经期出血量过大引发贫血,或肌瘤压迫膀胱直肠引起排尿排便困难,或肌瘤位置特殊影响怀孕,则需考虑手术治疗。黏膜下肌瘤即使体积较小也可能引起严重出血,这类情况往往需要宫腔镜手术切除。对于已完成生育的女性,多发性肌瘤或肌瘤直径超过8厘米时,医生可能建议子宫切除术。手术方式选择需结合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肌瘤具体位置决定。
确诊子宫肌瘤后应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监测肌瘤生长速度。日常避免摄入蜂王浆、雪蛤等含动物性雌激素的食物,控制豆制品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0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将体脂率控制在正常范围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出现经期延长、痛经加重或下腹坠胀感应及时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