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通常需要通过胃镜检查、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测压、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黏膜活检等检查确诊。食道炎是食管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可能由胃酸反流、感染、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胸骨后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1、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食道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充血、糜烂、溃疡等病变。检查时医生会将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经口插入食管,必要时可同时进行黏膜活检。胃镜能明确炎症程度并鉴别巴雷特食管等癌前病变,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
2、食管钡餐造影患者吞服钡剂后通过X线透视观察食管形态,可发现黏膜粗糙、溃疡龛影或食管狭窄。该检查适用于无法耐受胃镜者,但灵敏度低于胃镜,不能进行活检。检查前需空腹,糖尿病患者需提前调整降糖药用量。
3、食管测压通过导管测量食管各段压力变化,评估食管蠕动功能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主要用于排查贲门失弛缓症等动力障碍性疾病,这类疾病可能继发食道炎。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吞咽动作,可能产生轻微恶心感。
4、24小时食管pH监测将pH监测探头置入食管下端,连续记录24小时酸反流事件,量化胃酸反流程度。对于非糜烂性反流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可明确反流与症状的关联性。检查期间需正常饮食并记录进食、卧位时间。
5、食管黏膜活检胃镜检查时钳取可疑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鉴别感染性食道炎、嗜酸性粒细胞性食道炎等特殊类型。真菌性食道炎可见菌丝,病毒性食道炎可见包涵体。活检后可能有短暂出血,需避免进食过热食物。
确诊食道炎后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采用少食多餐方式,睡前3小时禁食。反流性食道炎患者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肥胖者需控制体重。长期服药者需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变化,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或体重下降需警惕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