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失眠主要依据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等核心症状,同时需结合日间功能受损程度。失眠的诊断标准包括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总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且持续1个月以上,伴随白天疲劳、注意力下降或情绪波动。
1、入睡困难:卧床后30分钟内无法入睡,可能与环境噪音、焦虑情绪或咖啡因摄入有关。若长期存在需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焦虑症等病理性因素。可尝试调整卧室光线温度,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
2、睡眠碎片化:夜间频繁觉醒且难以再次入睡,常见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夜尿增多、不宁腿综合征或睡眠呼吸暂停。建议记录睡眠日记,监测血氧和心率变化,必要时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
3、早醒症状:比预期清醒时间提前1小时以上且无法继续睡眠,需警惕抑郁症等精神障碍。典型表现为晨间情绪低落、食欲减退,可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初步筛查。
4、日间功能障碍:白天出现明显疲倦、记忆力减退或工作效率下降,说明睡眠质量已影响生理机能。需评估是否存在慢性疼痛、胃食管反流等躯体疾病,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因素。
5、主观体验偏差:部分人群实际睡眠时间正常但仍感睡眠不足,可能与睡眠感知障碍有关。可通过体动记录仪客观监测睡眠效率,排除睡眠状态误判情况。
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午后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饮品,晚餐不宜过饱。卧室环境应保持黑暗安静,床垫硬度需符合人体工学。若自我调节无效或伴随心悸、头痛等症状,建议至神经内科或睡眠专科就诊,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佐匹克隆片、阿戈美拉汀片等处方药物,禁止自行服用褪黑素等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