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不算是大病,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缓解症状。椎间盘突出是脊柱退行性改变或外力损伤导致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严重时可影响行走功能。
椎间盘突出属于脊柱退变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多数患者仅有轻微腰痛或下肢麻木,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镇痛等非手术方式即可改善。急性期疼痛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缓解神经根水肿,配合牵引、针灸等康复手段促进髓核回纳。日常生活中需避免久坐、弯腰提重物等加重椎间盘压力的行为,加强腰背肌锻炼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
少数患者因突出物严重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为会阴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需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或开放性椎间盘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此类情况常伴随椎管狭窄、椎体滑脱等复杂病理改变,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预防复发。长期未治疗的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足下垂等不可逆神经损伤。
椎间盘突出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睡硬板床减轻脊柱负荷,肥胖者需控制体重。急性期可短期使用腰围支撑,但长期佩戴可能削弱肌肉力量。游泳、小燕飞等低冲击运动能增强核心肌群保护作用,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至脊柱外科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