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阻生齿拔除存在一定风险,主要包括术中出血、神经损伤、邻牙损伤、术后感染以及干槽症等。水平阻生齿是指牙齿完全或部分埋藏在颌骨内且呈水平方向生长,拔除难度较大,需由专业口腔外科医生评估后操作。
水平阻生齿拔除过程中可能损伤邻近的下牙槽神经,导致下唇或舌部暂时性麻木,多数情况下数月内可自行恢复。若牙齿靠近下颌神经管,术前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位置关系。术中出血常见于阻生齿周围血管丰富区域,通过局部压迫或电凝止血多可控制。邻牙损伤风险与阻生齿紧贴前牙有关,尤其是第二磨牙牙根吸收或松动,操作时需避免过度撬动。术后感染多因创口清洁不足或免疫力低下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加剧,需及时抗感染治疗。干槽症是拔牙后3-5天发生的骨创暴露性炎症,与血凝块脱落有关,需清创并填塞碘仿纱条。
水平阻生齿拔除后应咬紧纱布40分钟止血,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吮吸创口。术后48小时冰敷减轻肿胀,进食温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需立即复诊。日常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减少细菌滋生,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