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从感染到病发的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年至十多年。急性期在感染后2-4周出现,症状类似流感,随后进入无症状期,可持续8-10年甚至更久,最终发展为艾滋病期。早期诊断和抗病毒治疗可显著延缓病情进展。
1、急性期通常在感染后2-4周内出现,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自行消失。此阶段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免疫系统开始受到攻击,但许多人可能忽视这些症状或误认为是普通感冒。
2、无症状期是艾滋病的潜伏期,可持续8-10年甚至更长时间。此阶段患者无明显症状,但病毒仍在持续复制,免疫系统逐渐被破坏。定期检测和早期干预是关键,抗病毒治疗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
3、艾滋病期是疾病的最后阶段,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患者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如肺结核、卡波西肉瘤和恶性肿瘤。此时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适度运动和心理健康管理,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艾滋病从感染到病发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较大,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定期检测、坚持抗病毒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是管理艾滋病的重要措施,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随访,以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