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
性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盆底肌肉锻炼、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盆底肌肉、韧带和神经受损或功能失调引起的,常见于女性,尤其是多次
分娩、肥胖或长期腹压增加的人群。尿失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尿液不自主流出,盆腔器官脱垂则可能导致阴道或直肠膨出,性功能障碍包括性交疼痛或性欲减退。
1、尿失禁: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障碍的常见症状,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在腹压增加时发生,急迫性尿失禁则伴有强烈的尿意,混合性尿失禁兼具两者特点。治疗可通过盆底肌肉锻炼增强肌肉力量,药物治疗如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减少膀胱过度活动,严重时可行尿道中段悬吊术或膀胱颈悬吊术。
2、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脱垂包括子宫脱垂、膀胱膨出和直肠膨出,表现为阴道口有肿物突出、下坠感或排便排尿困难。轻度脱垂可通过盆底肌肉锻炼和佩戴子宫托缓解,中度至重度脱垂需手术治疗,如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子宫切除术或骶骨固定术。
3、性功能障碍:盆底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性交疼痛、性欲减退或性高潮障碍。治疗可通过盆底肌肉锻炼改善肌肉张力,药物治疗如使用雌激素软膏缓解阴道干涩,心理疏导和性治疗也有助于改善性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症状多样,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盆底肌肉锻炼、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定期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尤其是高风险人群,有助于早期干预和预防疾病进展。